“五常法”的要義是:“工作常組織,天天常整頓,環境常清潔,事物常規范,人人常自律。”
“常組織”是:判斷出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品并把它與非必需的物品分開,將必需品的數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并把它放在一個方便的地方。(拋掉不需要的東西或回倉,按必需程度分層管理,單一便是最好。)
“常整頓”是:采取合適的貯存方法和容器。研究提高效率方面的物品,先要決定物品的“名”和“家”。旨在用最短時間可以取得或放好物品。(所有東西都有一個清楚的標簽[名]和位置[家],先進先出、左人右出,30秒內可取出及放回文件和物品。)
“常清潔”是:清潔檢查和衛生程度是由整個組織所有成員一起來完成。每個人都有負責清潔、整理、檢查的范圍。(責任劃分,使清潔和檢查更容易,食品架離地15公分,清掃隱蔽地方,地面和整體環境保持光潔、,明亮、照人。)
“常規范”是:以視覺、安全管理和標準化為重點。維持透明度、視覺管理及園林式環境,包括利用創意和全面視覺管理法,從而獲得和堅持規范化的條件,提高辦事效率。(視覺及顏色管理,透明度,故障P牌,“五常法”博物館。)
“常自律”是:創造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工作場所,持續地、自律地執行上述“四常”要求,養成制訂和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。(每天收工前五分鐘“行五常”,編寫和遵守《員工“五常法”手冊》,定期“五常法”審核,百聞不如一見——示范單位的作用。)
“五常法”看似簡單,卻蘊含著深刻的管理思想和企業文化。從以下傳統的管理觀念與“五常法”創新觀念抵達各自企業文化截然相反的“路線圖”中,可以看出兩者差異的焦點所在。
在這里,傳統的管理觀念是先由公司高層制訂管理制度,然后一層層下達指令,員工遵照執行,這種管理的通病是難以使員工心甘情愿地貫徹,很難長期堅持;“五常法”創新觀念則是建立在實行全員管理基礎上的,先讓員工從簡單的小事做起,一旦形成習慣后便能自覺地執行操作規范,而在執行“五常法”后員工能切身體會到工作環境的改善、工作壓力的減輕,因而愿意長期堅持下去。多家餐飲、酒店企業的實踐證明,“五常法”具有如下幾方面的優越性:
1、降低成本:
通過執行物料先進先出、設置物料庫存標準和控制量表的方法,使庫存保證不超過1~1.5天的量,大大減少由于一時找不到物品而重復采購的成本浪費,增加了流動資金,提高了資金周轉率。
2、提高效率:
將長期無用的物品或清除或歸倉,將有用的物品按使用量大小分高、中、低分別存放,所有物品有清楚的標簽,“有名有家”,保證需要的東西在30秒內找到。在設備上標明操作規程,維持透明度、視覺及顏色管理、故障P牌,即使該崗位員工離開,臨時換一個來也能準確操作,管理者與員工相對輕松許多。
3、提高衛生程度:
通過對店內所有范圍包括廚房天花、風口、隔油槽、油煙罩等死角的徹底清掃,使各處看來井井有條、光潔明亮,給顧客以信任感。
4、改善人際關系:
每一個崗位、區域都有專人負責,并將負責人的名字和照片貼在相應處,避免了責任不清、互相推諉的情況發生,且通過不斷鼓勵,增強員工榮譽感與上進心,即使主管與經理不在,員工也知道該怎么做和自己要負的責任,堅持每天收工前五分鐘行“五常”。
5、提高員工素質:
員工通過反復執行正確的操作而形成好的行為規范,養成講秩序、愛清潔、負責任的習慣,員工在不知不覺中將好的習慣帶到了家中、生活中,變得更加文明。
香港五常法協會、上海飲食業行業協會、上海天天漁港集團已簽署協議,確定上海飲食業行業協會為上海地區推廣“五常法”唯一授權機構,天天漁港集團為唯一示范餐館。在成功舉辦了三期“五常法”培訓班的基礎上,上海飲食業行業協會不久將舉辦第四期培訓班,培訓內容包搖邀請香港“五常法”創始人何廣明教授來滬講授五常管理理念與實施力法,邀請行業專家介紹餐飲業現場實務管理要點、餐飲業信息管理的內涵,以及上海餐飲業實施優質管理的目的、意義等,同時還組織學員觀看實施優質管理全過程錄像,參觀示范單位,感受實際運作人員現身說法,以及開展集體討論等。